他警告我,都用如此大方温柔的手笔。
那他若是赏赐我呢?!
孛大难不死,觉得自己果真必有后福!
若非方才李唯话中不允许他再磕头,孛少说要再磕九个。
他等了一辈子啊!
他三岁便借着萨满之孙的便利开始读书,三岁记事到现在,他等这一刻足足等了五十七年。
人活一辈子,可有第二个五十七年?
被板着脸并不算开心的毕力格扶起身来的赫连孛,再一次的表示着自己的忠心,
“臣蒙陛下雅量弘慈,衔恩无极,岂敢不效犬马以报!
庶竭驽钝,仰副垂信裁成之德。”
他感激涕零,也对未来摩拳擦掌。
赫连孛哪能想象不到他的结局。
可这都是他为自己强续的生机、强求的君王侧目。
种因得果,他无所畏。
因为这跟青史留名、功过千秋相比,又算得了什么?
能想象吗?百年后的私塾,面对一群求学的孩童,他们的老师摇头晃脑道:
大唐有权臣,性严酷。时人谓之奸佞,亦誉之忠良。赫连孛者,北地人也,其人一生跌宕奇崛,功过毁誉参半,年逾耳顺,始效忠于圣皇……
¥¥
唐朝官职中正、从一品基本是虚职或死人荣封。
正二品的尚书令,因曾经为太宗官职之后不设立。
从二品除去荣封职务,文臣是尚书左右仆射,京兆、河南、太原府牧,武将乃大都督与大都护。
如是设置,正三品才是大部分朝臣能触摸到的顶尖阶层。
唐朝没有单一的‘宰相’官职。
门下省侍中、尚书省尚书左右仆射、中书省中书令,这四个官职代行宰相职能。
朝里面那个梅相到底是个什么官职,李唯也没研究透。
他能看到的人物简介也只是说:梅伯温官至相位,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。
乱七八糟的朝堂,乱七八糟的世界。
不过这是日后他入主长安以后该整顿的事情了,和他现在架构的小朝堂无关。
最不会当官、最不会讲话、只会埋头钻研锻造手工活儿的宇文吐屯,身居最高位,封了正三品的工部尚书。
最全心全意、立志要做皇帝座下第一忠臣的毕力格,被他安排在身边,封了个最靠近皇权、有权但品阶低的正五品中书舍人。
最赤心忠胆励志要做榜样的士兵赵忠,被列为皇帝私兵,不计品级,是实际影响力极大的禁军统领。
最野心勃勃、最枭雄的赫连孛,被荣封大学士,封了居于三人中间的正四品门下侍郎。
最不能施展权贵优势、对故去丈夫、儿子充满缅怀之意,勤勉肯干的温柔大姐大,被封为县伯。
最单纯朴实,胸无大志毫无野心的宗室年轻一辈独苗苗李兆,在做讲圣学的工作。
除此以外,奴隶因为表现优良而被提拔为平民,被允许加入民兵,以战功换取兵籍。
努力发展自身优势,不论出身性别年龄,都会被朝廷嘉奖重用的标杆毛伊罕。
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、禁军、勋贵、宗亲,平民,奴隶,李唯每一个位置,都放置了位恰到好处的人。
身份不同、利益不同,他们纵算拉帮结派,怎么推算也只能‘三分天下’形成最稳定的形状。
他们将会是李唯回到长安城以后最忠实班底。
李唯没当上皇帝,就已经开始操练自己的基本功了。
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
他要做皇帝的,当个如履薄冰的薄冰哥去享那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福气,如此置换这很公平。
李唯扫了一眼被苍狼部王庭禁军捆绑缉拿在地,目睹了赫连孛归降正统的全过程,却完全听不懂他们说了些什么、有过什么刀光剑影的阿史那蔑儿干与他的子女们。
他们的满脸的怨毒愤恨不甘,相似的面孔、相似的表情,复制粘贴如出一辙。
只有大妃乙室氏瞧着最冷静,但她的冷静源于她已经刻到骨子里的伪装。
她不想死,但她更怕不得好死。
最开始求生的本能,让她保持着纹丝不动的面庞表情。
后来完全放空的精神,让她维持着本能的呆滞。
现在乙室氏根本不考虑自己能否像鬼面孛一样,能拿什么向李唯求得活命的机会了。
她没有能与之置换的资本。
说句不好听的,自嘲的,她不配。
因为她背后是白霫部,因为她是阿茹娜的生母,下一任朔丹汗王继承人的生母,因为她纵容、帮助了白霫部、阿茹娜对青阳部与李唯进行了利益损害。
乙室氏不觉的她能撇得干净。
所以她要如何做才能换个头点地?
思来想去,乙室氏发现,她连这也做不到。
这让她从
第44章 孛,人如其名(3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